​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,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实现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互联通信。对于跨地域分布的企业来说,建立可靠、高效的网络连接至关重要,这样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可用性。

​ 在过去,传统的WAN架构是主要的分支机构互联解决方案。然而,这种架构的复杂性和成本限制了其适用范围,随着SD-WAN技术的出现和普及,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、智能和经济的分支机构互联方案。对于跨地域分布的企业来说,SD-WAN可以实现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互联,包括数据中心、办公室、工厂和仓库等地点。

​ 通过SD-WAN方案,企业可以建立虚拟专线,实现分支机构之间的直连通信,从而提升网络性能和可靠性。通过零接触部署,只需简单的配置即可建立连接。同时支持利用多条线路(如MPLS、互联网和4G/5G等)进行负载均衡和智能路径选择,以便选择最佳路径来处理不同类型的流量。例如,将重要的应用程序流量路由到MPLS链路,将较少关键性的流量路由到更便宜的互联网链路。这样可以节省成本,并且保持网络性能。

​ 此外,SD-WAN还具备集中式管理和监控功能,管理员可以通过云控制台对分支机构的网络进行远程管理,从而可以快速诊断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。这种集中式管理模型可以降低网络运营和维护成本,并提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
除了分支机构互联的企业组网场景以外,SD-WAN方案也广泛应用于企业其他生产环节中:

  1. 应用程序优化:使用SD-WAN可以提高关键应用程序的性能,并确保快速响应时间和更好的用户体验。
  2. 多云集成:企业在多个云服务提供商之间进行选择或混合使用时,SD-WAN可以帮助管理多云网络,简化复杂性并降低成本。
  3. 网络优化:SD-WAN通过智能负载均衡技术,将流量分发到最佳路径,以保证最优网络性能。
  4. 安全威胁检测:SD-WAN可检测安全威胁并及时进行防御措施,在企业内部网络中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
总的来说,企业逐渐意识到SD-WAN技术在实现跨地域网络连接中的优势,尤其是在保证网络性能和安全性,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方面。而SD-WAN在企业生产环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。它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,降低网络成本,简化网络管理,并加强网络安全。这些功能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营和管理其网络环境,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。

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(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)的缩写,它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来转发数据包的技术。MPLS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的速度、可靠性和扩展性。

传统的IP路由是基于目标IP地址来进行数据包转发的,而MPLS则引入了一个标签(Label),将数据包与路径进行绑定。当数据包进入MPLS网络时,第一个路由器会分配一个唯一的标签给该数据包,然后沿着预先设定好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。

MPLS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快速转发数据包,因为它不需要每个路由器都对数据包进行完整的查找和解析,而是根据标签进行转发。此外,MPLS支持基于标签的服务质量(QoS)和流量工程,可以更好地管理网络带宽和优化网络性能。

MPLS被广泛应用于提供互联网服务和虚拟专用网络(VPN),其中它可以创建虚拟的私有网络,使得不同地理位置的分支机构能够安全地连接到总部网络,并实现数据的隔离和保护。

MPLS是一种使用标签来指定数据转发决策的数据包转发技术,它可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(如IP、IPv6、IPX等)且兼容多种链路层技术(如ATM、帧中继、以太网、PPP等),一般在位于第二层(数据链路层)和第三层(网络层)网络之间的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上进行运行。在MPLS网络中,MPLS域的数据以标签进行高速交换,其中LSR(指MPLS网络中的核心交换机)主要提供标签交换和标签分发功能;LER提供了流量分类、标签映射和移除功能;LER一定是LSR,但LSR不一定是LER。

值得一提的是,MPLS属于一种高效网络流量协议,可以为某些网络流量分配更高的优先级,带来网络内的流量可预测性,这样用户可将单个网络连接用于多个应用,但每个应用的期望性能并不会受到影响。

MPLS特点:

  • 兼容现有主流网络技术。适用于任何网络层协议;
  • 减少网络复杂性;
  • 在为网络提供IP业务的同时,提供高可靠的安全性和QoS保证;
  • 由于MPLS协议采用了标签嵌套技术,故它能很好的支持VPN(虚拟专用网络);
  • MPLS为IP网络提供了面向连接的服务;
  • 提供高质量服务的Internet服务;
  • 具有流量工程能力。

此外,它还可减少核心路由器上的转发开销。但,该项技术部署时间长且成本高。

LSP是标签交换路径(Label Switched Path)的缩写,它是在MPLS(多协议标签交换)网络中用来表示数据包传输的路径。

在MPLS网络中,当数据包进入网络时,第一个路由器会为该数据包分配一个标签,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节点。这个预先设定的路径就是LSP,它是一系列的网络节点(或称为标签交换节点)的集合,沿着这个路径,数据包可以被准确地传输到目的地。

LSP是一种基于标签的转发路径,与传统的IP路由不同,它不使用目标IP地址来确定路径,而是使用标签进行数据包的转发。每个标签都在网络中具有唯一性,路由器根据标签来执行数据包的转发操作,从而实现快速、可靠的数据传输。

LSP在MPLS网络中具有灵活性和可配置性,管理员可以根据需求创建不同的LSP来满足特定的服务质量(QoS)要求,进行流量工程、故障恢复等操作。

总的来说,LSP是MPLS网络中的传输路径,通过标签交换的方式实现数据包的高效转发和传输。

SD-WAN和MPLS专线的区别

SD-WAN和MPLS专线都是企业用于连接远程分支机构、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的网络技术。然而,在使用这两种技术时,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区别。

  首先,MPLS专线是一种基于物理连接的技术,而SD-WAN则是一种基于软件的技术。MPLS专线需要通过物理连接在不同地点之间建立隧道,而SD-WAN则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(如互联网、4G、5G等)来实现连接。这使得SD-WAN相对于MPLS专线更加灵活和适应性更强。

  其次,SD-WAN具有更好的负载均衡能力。SD-WAN可以根据网络流量和应用程序需求自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传输,从而确保网络带宽的最大化利用和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。而MPLS专线则无法进行智能路由选择,只能通过手工配置路由表来完成。

  第三,SD-WAN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安全性。SD-WAN通过集成各种安全功能来保护网络,包括加密、身份验证、数据泄露预防等。而MPLS专线则需要通过独立的安全设备来实现安全保护。

  此外,SD-WAN还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部署时间。SD-WAN可以在几分钟内部署并开始工作,而MPLS专线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实现。

  总之,SD-WAN和MPLS专线都是企业用于连接远程分支机构、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的网络技术。但从灵活性、负载均衡、安全性、成本和部署时间等方面来看,SD-WAN具有更多的优势。然而,考虑到MPLS专线的可靠性和品质保证,某些企业仍然可能会选择使用MPLS专线。